Hello! 欢迎来到小浪云!


操作系统这么垄断,中国为何做不出来?


操作系统这么垄断,中国为何做不出来?纵观全球,哪个行业垄断性最强?在2016年12月下旬的中国大数据大会上,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给出了答案:智能终端操作系统。有人认为航空飞机的垄断性更强,倪光南却表示:“虽然航空飞机由波音和空客垄断,数量可能只有数十万级别,但全球数十亿智能终端却只有三种操作系统苹果、安卓和windows,这种垄断现象在全世界绝无仅有。”

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的垄断性

倪光南强调,智能终端是大数据的重要来源,各种形式的大数据都是通过这些终端产生的。同时,这些终端也是大数据云服务的主要载体,终端的安全性直接影响大数据的安全性。“智能终端的安全与大数据的安全密不可分。”

他指出,操作系统能够轻易控制电脑、手机等终端,是智能终端安全的关键所在。“如果不打破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的垄断,终端安全和大数据安全就无从谈起。”

因此,倪光南提出,中国应坚持移动信息化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:不仅要防范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安全隐患,还应吸取教训,培育和使用自主操作系统。

“从网络安全的角度来看,中国要成为网络强国,必须解决智能终端操作系统被垄断的问题。”倪光南说。

然而,中国在信息核心技术领域,特别是CPU和操作系统这两方面,存在明显的弱势。美国能够在信息领域引领全球,主要是因为掌握了CPU和操作系统这两项核心技术,它们被誉为IT领域的“皇冠上的明珠”。

“操作系统的影响力更大,世界上最大的三家IT公司是苹果谷歌和微软,分别做苹果系统、安卓系统和Windows系统,这绝非偶然。”倪光南说。

国产操作系统的挑战

近年来,中国在操作系统领域取得了一些进展,也研发了一些国产操作系统。但目前国产操作系统的装机量仍然很少,导致相应的应用开发陷入“没有鸡生蛋,就没有蛋生鸡”的困境——没有应用,用户不愿意使用国产操作系统;没有用户,开发者更不愿意开发应用。因此,国产操作系统的处境依然非常尴尬。

为什么中国难以开发出像样的操作系统?倪光南解释说:“简而言之,我们的总体实力比不上美国这样的领头羊,而中国像华为这样愿意在研发上投入的公司还很少。”

此外,倪光南还指出,中国最大的问题是“各自为政,合作意识较差”。

“中国做终端操作系统的有十多家,这显然是太多了。”倪光南认为,这样会导致资源内耗,结果就是难以成功。“我们的终端操作系统难以推出,资源分散是一个致命问题。”

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,倪光南表达了这样的观点。他说:“中国科技人员的最大问题是宁愿做鸡头,不愿做凤尾;三个和尚没水喝,就是团队合作精神不足。在信息领域,这个缺点同样存在。当然,中国有非常优秀的个人才,比任何国家都不差。因此,我们应当发挥中国的人才优势,扬长避短。”

倪光南常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成功作为对比:“当初美国的GPS研制出来,民用精度为10米,军用精度为1米,似乎大家都可以用。但GPS再好用也不能完全依赖——没有GPS会挨打,用了GPS可能挨打更严重。因此,中国被迫发展了北斗系统。”

中国的机遇与挑战

在安卓系统的基础上开发终端操作系统,是否可行?倪光南认为“不可行”:“安卓系统归根结底还是由别人控制,大部分是开源的,但也有一部分不开源,一旦开源,控制权就不在我们手中了。”

倪光南认为,游戏规则决定了中国不能依赖安卓操作系统,“我们必须发展自主可控的、本地化或定制化的操作系统,关键在于自主创新”。

从Windows Phone的发展情况来看,在ios和安卓生态已经形成垄断的情况下,新的移动操作系统很难发展起来。中国还有没有可能开发出新的操作系统?

倪光南的回答是肯定的:“我们不满足于做网络大国,中国的目标是成为网络强国。此外,我们有安全需求,一些行业非常愿意开发自己的特殊系统,这是一方面;另一方面,现在软硬件的发展使得双系统非常流行,无需付出任何代价就可以使用两个系统。一个是常用操作系统,一个是安全操作系统,随时可以切换,这种方式我认为可以支持我们的系统发展。”

倪光南主张中国操作系统应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成功中吸取经验:“理论上,开发操作系统不会比开发卫星导航系统更难——北斗是航天和信息两个领域技术的融合,需要发射火箭、卫星以及许多硬件和软件,而操作系统基本上只需要智力投入。北斗的成功体现了中国‘两弹一星’和载人航天精神,体现了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,体现了我们在信息和航天领域的实力,体现了我们的综合国力。由此可见,中国的操作系统难以发展,主要是自身的问题,未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。”

以上就是

相关阅读